在云南的各种美食中,夜市上的烧烤可谓是一大特色,不少市民都喜欢邀约朋友到烧烤摊上喝杯小酒,撸几串肉串,可是这些肉串安全吗?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呢?来看记者的调查。
丰宁小区外的烧烤摊上,还不到晚上十点就已经热闹起来,一些摊点为了吸引顾客,还会现场制作烧烤食材,当着顾客的面,把切好的肉片一片片串起来。摊点上销售着各种羊肉制品,羊肝、羊肉、羊蹄筋、羊肚等等应有尽有。其中,牛肉串和羊肉串是最受市民欢迎的,几乎每个烧烤摊上都有这两种肉制品出售。除了这些肉串,鱼丸、虾丸、鱼肉卷等用水产品做成的烤串也很受欢迎。
记者在昆师路的一个烧烤摊上挑选了三串肉串,因为经过腌制,看不出肉制品是否新鲜,为了打消记者的顾虑,小贩说:所有肉串都是他们自己串的,如果在这里吃了不新鲜现场包退。
记者把从丰宁烧烤摊和昆师路烧烤摊上买到的17串肉串送到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命条形码南方中心进行检测,工作人员把17份烧烤肉串分别进行编号,再提取少量组织,用无水乙醇浸泡清洗提取DNA,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,通过识别DNA生命条形码来判断这些肉制品来源于哪种动物。经过DNA提取,这17份样品中有8份存在问题。
经过DNA条形码实验,记者送检的17份样品分别来自黄牛、水牛、家猪、家鸡、山羊、绵羊,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些样本中竟然检出了来自家鸭的鸭肉成分,
,经过DNA检测都是用鸭肉做成的,剩下的牛肉串也有问题,它是用水牛肉做的,专家表示水牛和黄牛在生物学上是两种不同的物种,把水牛肉标注成牛肉出售,涉嫌欺诈。
经过检测,羊肝也不是羊肝,而是牛肝。打着羊肉的招牌,卖的却是黄牛肉,这不由得让人质疑,难道羊肉已经贵到让人吃不起,非要用黄牛肉来冒充吗?
接下来还有让人更震惊的,烧烤摊上的鱼肉卷,咬下去,满满一口的鱼肉味儿,其实它和鱼肉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,它是用猪肉做的。
专家表示在添加了牛肉膏、羊肉膏、鱼肉膏之类的添加剂之后,消费者很难从外观和口感来判断这种肉制品来源于哪种动物,除了验DNA也很难通过别的方法来进行判断,这样一来消费者就面临着维权困难的问题。